金樽,酒杯也,出自於李白《將進酒》中「人生得意須盡歡,莫使金樽空對月。」
因此處海灣貌似酒杯,故取名為「金樽」,範圍包括金樽漁港、白沙灣海灘及附近的山澗峽谷,
低潮時陸連島清晰可見,是臺灣唯一正在生成的陸連島,為台東八景之一。
在台11線的金樽遊憩區,靠近金樽咖啡的涼亭旁,有條木製棧道可供遊客步行至海灘,
棧道兩旁樹木茂密,像穿越山林之間,之後便豁然開朗。
繼續步行向下,漸漸窺見海灘的樣貌。
抵達海灘,回頭望向棧道出口處,又像似被樹林間隱密起來。
沿著沙灘往陸連島方向散步,海風帶著一點微鹹的氣息,
時而停下感受海浪的拍打及海水的溫度,或蹲下觀察植被。
也許是天氣微涼,這大段路走起來不會累人,還挺舒服的。
沙灘上散落著漂流木,我也隨手撿了幾枝,
回程時考慮到目前房間現況,還是把漂流木留在這裡。
隨著海浪衝擊,帶出一片白色濃細泡沫,又漸漸消散,
一波又一波地衝進沙灘。
黏附在沙地上生長的海草,像半透明綠色塑膠細繩,緊緊繡在灰色沙地。
越接近陸連島,沙灘上的礁石就漸漸多了起來。
在沙灘上也有細小溪流,蹲在旁邊觀察地形沖刷實驗。
海岸邊緣都是礁石,這才更有東海岸的感覺。
陸連島就在左邊的位置,有幾個當地居民在採集貝類或海菜之類的東西。
右側大型礁岩即為陸連島的一部分,
與遠處是堤防相望,好像還有燈塔。
陸連島旁兩側海灣,號稱雙U海灣。
我在陸連島的礁石上發現類似海苔的綠色海藻,開心地在附近摘取了一小袋,
心想如果是海菜,我就能喝新鮮海菜湯了。
當天傍晚到蘇菲的小酒館找蘇菲時,順手拿出來給她看,她殘酷地說那不能吃。
好糗,只好整袋丟棄。XD
沙灘上靠近陸地的的植被,替灰濛濛的地面增添不少色彩。
告別了小花,便離開了金樽海灣。
金樽咖啡
附帶一提,去年五月來過金樽,不過因為天候不佳,才剛抵達便下起大雨,
只好鑽進金樽咖啡躲雨,等待雨停。
這裡的咖啡真的不錯,來這裡喝咖啡看風景很愜意。
+
金樽遊憩區
地址:台11線136.5公里處
(台東市往北走,沿著中華大橋接東海岸台11線,至136.5公里處。)
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