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平山森林遊樂區的前身為太平山林場,早在伐木時期就以日出、雲海等天然景觀,
成為台灣十二勝景之一,林鐵通車之後,登山遊客日增,每到假日觀光人潮絡繹不絕。
說起太平山,想起幾年前曾計畫跟大學同學們一起來玩,大家會帶各自的另一半參加,
住小木屋看日出坐碰碰車之類的,但當時的男友不是沒有時間而是直接嫌棄我們這個活動,
殊不知我本身也參加他大學同學出遊也好幾次,邀他參加我們的出遊就說女生很無聊不肯參加,
很好,以後再也不邀。(翻白眼翻到天邊)
沒關係我也是個自立自強的女孩,即使一個人還是想參加,然後颱風來了,被迫取消。(晴天霹靂)
之後大家各自出國念書結婚生子等等就再也沒有一起出遊的檔期了。(心路歷程也太多了吧)
繼續太平山的行程,離開翠峰湖時還是片朗朗晴空,心想這天真是美好,
走起路來腳步都好輕盈,多親近大自然有助於放鬆身心。
沿路偶有山嵐雲霧飄過,時晴時陰,
但還是預期目的地也是朗朗晴空,就如同翠峰湖那樣漂亮。

沒想到路程有點長,我在後座整個睡死。(對不起負責開車的朋友,他好辛苦)
終於來到太平山莊附近的森林遊樂區,可能時間有些晚了整座山頭都是濃霧壟罩著,
白茫茫一片,下車後發覺有點冷,趕緊把風衣穿上。
這裡是太平山莊,裡面可以避寒休息兼買泡麵,
但山上物價不比平地,一碗泡麵大概要70吧,從山下帶來最好。
(但為什麼要特地上山吃泡麵呢?在這裡一直有想吃泡麵的衝動)
太平山觀景平台,外面的世界是整片白色濃霧,能見度根本是零。
沿著太平山莊旁的中央階梯往上,階梯兩側的種滿紫葉槭。
原本以為是楓樹,後來才知道它是紫葉槭。
紫葉槭葉子本來就是紅色,不需等到深秋才轉紅,反而在盛夏晴空下更顯其紅艷,
沿著階梯形成一座美麗紅葉隧道,秋末葉片逐漸凋落,冬季僅剩枯枝。
我們十月初來,紫葉槭已半凋零,夾雜一些枯枝,整體不若春夏時繁盛,
所以太平山還是夏天來好,欣賞紅葉還能順道來避暑,頗有衝突的違和感。

雲海咖啡館,可以看雲海喝咖啡。
不知道這算不算是雲海,總覺得比較像濃霧壟罩,稍遠的地方是一片空白,
空氣中帶著濕氣,帶盒防潮靈大概馬上會吸飽水的程度。
除了小木屋之外,這裡好像也是太平山莊的房間。
荒煙漫草半淹沒的蹦蹦車站。
蹦蹦車因蘇拉颱風造成嚴重損壞而暫停營運至今,
當然需搭乘蹦蹦車才能抵達的三疊瀑布步道、茂興懷舊步道也同步封閉中。
沒能搭到蹦蹦車真的好可惜,看官網是說103年中才會恢復營運。
停駛中的蹦蹦車暫放一旁。
文史館,這裡設有觀景平台,可以眺望遠方,
不過此時山下也是一片白啊。
肖楠館,木造房舍外觀已老舊,有種隱居深山的感覺,
沒想到也是太平山莊的房間之一。
上方紅色的廟是鎮安宮,地處高處格外顯眼。
沒想到鎮安宮的前身是座日本神社,祀奉天照大神,是當時這一帶的信仰中心,
位於太平山莊中央階梯的最高處,面向朝日,顯得格外有氣勢,
光復後當地人才將神社改建為廟,並供奉鄭成功為主神,才成了現在的鎮安宮。
香爐的三隻爐腳造型特殊,有獅子的臉。
中央階梯之上是一片森林,其中舖設木棧道可以走走晃晃。
雲霧繚繞的森林,仙境與詭譎之氣只有一線之隔。
走沒多久,阿雪又開口說我們就此折返好了,當然我們就返回步道下山囉。
步道旁的詩剛好放著「步道森林」。
倒下的樹木已漸腐朽。
朽木旁的詩是「與巨木談不朽」。
後來在太平山莊裡頭的座椅休息了一陣,才準備下山。
下午16:48,溫度18°,在濃霧中離開。